目前是教育整顿活动的第一阶段——学习教育阶段。学习的重点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通过学习,进一步筑牢政治忠诚,要按照学习要求,在“求真”上下功夫,要学、思、用相结合,要用“七一”重要讲话精神指导言行、指导整改、指导解决问题。
学好“七一”重要讲话精神,首先必须深刻领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意义。下面我就如何更好理解和把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意义谈一下自己学习的体会和思考的认识。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国共产党向历史、人民、世界交出的亮丽答卷,既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又塑造了新的政党形象、国家形象和中华民族形象;既增进了人民对政党、国家和民族的认同,又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奠定了基础,具有重要的世界意义。
一、彰显制度优势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体现了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的制度优势。将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打赢的三大攻坚战,提出和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都充分体现了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的制度优势。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体现了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我们集中整合了全国各方面的力量和资源。比如,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全国累计选派25.5万支驻村工作队、300多万名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强化东西部扶贫协作,推动省市县各层面结对帮扶,促进人才、资金、技术向贫困地区流动;构建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互为补充的大扶贫格局,形成跨地区、跨部门、跨单位、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社会扶贫体系;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省、市县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累计投入近1.6万亿元,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强大资金保障。这些都充分说明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具有非凡的组织动员能力、统筹协调能力、贯彻执行能力,能够充分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办难事、办急事的独特优势。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体现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制度优势。人民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最大底气,也是中国共产党的力量源泉。中国发展的目的就是使亿万中国人民生活日益改善。全国7.7亿农村贫困人口摆脱贫困,贫困地区行路难、吃水难、用电难、通信难、上学难、就医难等问题得到历史性解决,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提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制度优势得以充分彰显。
二、塑造新的形象
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走出了自己的成功发展道路,增进了全人类的整体福祉,塑造了新的政党形象、国家形象和中华民族形象。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的宗旨,诠释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强调全面小康是“五位一体”全面进步的小康,惠及全体人民,城乡区域共同发展,符合我国国情和发展规律,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治国方略和智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对于塑造政党形象、提升政党权威具有正效应。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意味着国家富裕程度、文明发展水平的大幅度提升。2020年,我国GDP总量突破100万亿元,人均GDP突破1万美元。经济走上了高质量发展的道路,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对于塑造国家形象具有积极作用。
三、增进人民认同
随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带来的历史性变化,人民对政党、国家和民族的认同得到明显提升。
人民深刻感受到了中国共产党的为民情怀、担当意识和实干精神,通过对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认同、价值认同、绩效认同和文化认同,产生深沉的情感认同进而形成坚定的政党认同。国际权威调查数据显示,中国民众对中国共产党的满意度超过90%。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彰显了国家制度的显著优势,增进了人民的国家制度认同。人民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践,能感受到国家制度的价值取向、运行机制、治理效能。西方发达国家用了几百年至今也没能完全消除绝对贫困问题,而我国仅用几十年就历史性地解决了。经过中外比较,我国制度优势更加充分显现出来,人民的制度认同成为自然过程。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有利于增进中华民族认同。中华民族告别绝对贫困,实现丰衣足食、安居生活的夙愿,这是中华民族的光荣,有利于增进中华民族认同,强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中华民族的自豪感、自信心、凝聚力大幅提升。
四、奠定发展基础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奠定了经济基础。2020年,我国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为全球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我国经济总量已稳居世界第二位,并成为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第一大货物贸易国、第一大外汇储备国。中国在世界经济体系中的地位,奠定了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经济基础。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提供了信心基础。有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的底气,也就有了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信心。同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增进全党全社会的政党、国家、民族认同,凝聚社会各方面的力量,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提供了力量保证。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积累了经验。通过确立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的目标,依据目标制定行动策略、解决关键性问题,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重要方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彰显了我国强大的目标实现能力,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积累了经验。
五、具有世界意义
经过长期艰辛探索和不懈努力,我们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不仅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步,也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伟大壮举,具有重要的世界意义。
如何摆脱贫困是发展中国家面临的共同问题。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为全球减贫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大大提升了人类社会整体发展水平。改革开放以来,按照现行贫困标准计算,我国7.7亿农村贫困人口摆脱贫困;按照世界银行国际贫困标准,我国减贫人口占同期全球减贫人口70%以上。特别是在全球贫困状况依然严峻、一些国家贫富分化加剧的背景下,我国提前10年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减贫目标。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统计,2019年共有70个国家和地区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包括中国14亿人口在内,总数约为29亿人。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使世界上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的经济体人口数量翻了将近一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改变了中国,也改变了世界。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践的成功探索,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路径。在脱贫攻坚过程中,我们立足国情,把握减贫规律,出台了一系列超常规政策举措,构建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政策体系、工作体系、制度体系,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减贫道路,对于发展中国家具有借鉴意义。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