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建立企业道德自觉的激励约束机制
文章标题:建立企业道德自觉的激励约束机制
一、引言
企业道德是现代企业生存和发展的脊梁。在西方社会责任运动和中国传统伦理的影响下,企业界越来越认识到需要承担社会道德责任。但是在经济理性的强大驱动力下,许多企业自觉不自觉地回避企业道德责任,保持道德缄默。伴随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完善,企业在赢得越来越多的自主经营、自负盈
亏、自我发展的权利和机会的同时,能不能自主履行企业应该承担的道德责任,不仅是一个影响某个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微观问题,更是一个影响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否健康发展的宏观大问题。因此,在形成了自觉道德责任的共识的情况下,建立企业道德自觉的激励约束机制势在必行。
二、企业道德的界定
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主体,企业道德不仅是经济基础决定的社会意识的一般规定,同时也是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对企业道德的界定,至今没有一个公认的概念。一直沿用的比较权威的概念是:“企业及其员工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应遵循的行为规范的总和。”以上概念并没有明确揭示企业道德与非道德,企业道德与不道德之间的区别。我们并不否认企业道德应该是各种行为规范的结合体。我们还应该强调企业道德行为的主动性、行为的控制力和行为产生的影响。
企业道德要求企业的行为必须是主动自觉,企业能够对行为和后果进行控制且其行为对他人或社会的利益能产生有利的影响。如果企业的行为是被动的,对行为和行为的后果无法控制或者对他人或社会的利益不能产生影响,那么这样的企业行为就只是非道德行为,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不具有道德意义。如果企业的行为是主动自觉的,并且对行为和行为的后果可以控制,但是对他人或者社会的利益产生有害的影响,那么此类行为是不道德行为。
企业道德应当遵循正当的利益原则,允许企业的行为动机有合理的个人利益追求。企业的道德行为不应该提倡无私的奉献,强调行为动机的超功利性。企业在调节各方利益时遵循公正合理的原则,努力达到利益各方的共赢,而非以牺牲自己的利益去维护他人或者社会的利益,即在企业获得自身利益的时候同时对他人和社会产生有利的影响。
企业道德以促进社会和他人的利益为基本特征,具有外部经济性或者利他性,同时企业道德遵循正当的利益原则,因此道德行为也符合企业经济效益。“一杯牛奶强壮一个民族”的理念造就了蒙牛乳业的奇迹,“以产业报国、民族昌盛为己任”的责任感促成了长虹的辉煌。
但是奉献型经济伦理的土崩瓦解,导致了伦理道德标准混乱,社会行为脱序的局面。许多反伦理行为让我们触目惊心,假冒伪劣商品充斥市场、屡禁不止;信用水平低下,逃税现象严重;污染环境、破坏生态平衡等等,有的企业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甚至不择手段。忽视道德、排挤道德、甚至不讲道德的企业在市场经济发展进程中比比皆是。更不能接受的是面对社会的指责、舆论的讨伐以及消费者的遭殃,有部分企业管理者采取不是躲避就是藐视的不予理睬态度。面对企业道德责任的滑坡,我们不禁要问,企业道德怎么会沦陷?
三、企业丧失道德自觉的原因分析
(一)企业道德自觉的制度缺失
1、合理评价标准的缺失
道德本身并没有标准。通过行为规范,将其作为手段,致力于企业内外部和谐伦理关系的形成。然而传统企业伦理研究由于致力于建立企业行为规范,重点放在对企业不道德行为的谴责上,造成了一个不良后果,就是人们把企业道德规范看成是外在的。社会强加给企业的,企业一旦没有履行职责就遭到谴责和批评。在此前提下,人们对企业道德规范形成了反感、惧怕,进而出现逃避道德规范,逃避道德责任的心理,更不用说建立企业的道德规范。
2、市场经济体制的缺失
由于企业与利益相关者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客观上存在着企业利用信息不对称谋利的可能性。虽然市场机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这一问题,但是市场经济的不完善,不完全竞争、外部经济和价格信号失真的存在,市场机制在一定程度上的失灵是难以避免的。只有在完善的市场经济中,道德才能成为私人物品,道德的投入与产出机制才会起作用。在市场经济不发达的中国,社会道德很大程度上还是公共物品,于是搭便车的心态和行为就会滋生。率先采取非道德行为的人是享有别人的道德行为的好处,自己去不承担道德行为的成本,这种行为的成功,及其示范效应很容易使非道德行为蔓延开来。这使得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平下降。原来选择道德自觉的主体也会放弃道德自觉,不仅因为他的行为不能改善社会道德水平,更重要的是他的行为让“搭车者”获得了好处,由于道德成本的承担,导致自己的竞争能力受到伤害。
3、法律的缺失
法律是人们所必须共同遵守的最起码的行为规范,它只是对触犯了“最起码的行为规范”的行为予以追究,对一般不道德行为并不追究。社会
环境的瞬息万变导致了法律不可能适时做出反应,必定存在法律缺失的空间。因此即使有了完善的法律,在实施上也会遇到困难和阻力。所以仅仅靠法律调节不足以保证企业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时,恪守正当经营,使社会得到最大的好处。
在法律本就不健全的中国,社会责任作为一个比较新的事物,要求有完善的法律规范也是不现实的,因此社会责任的法律
缺失成为了企业逃避道德责任的有力手段。尽管中国也引进了许多西方的规范,但是与中国国情也有不符之处。生搬硬套,当遇到现实问题时就缺乏规范。尽管许多法律条文有相关的规定,但是很多都是虚设的无操作条款的条文。另外,立法部门也有制定许多与社会责任和企业道德相关的法律和条文,但是由于其适用的行业有限、立法时间滞后等,其法律的时间效力、空间效力及法的溯及力,都将受到极大的限制。
因此违法者不受制裁的示范效应势必削弱人们遵守道德规范的自觉性。
(二)机会成本的认知不足和路径依赖
企业对不道德的行为的机会成本的沉重认知不足,只追求短期利益,短期的货币形态的得失作为唯一目标。这是由于评价企业的绩效几乎还没有使用过真正的社会利益概念,企业的盈利和亏损是唯一的标准。因此企业只顾及会计成本的发生,而不顾及机会成本的发生。而机会成本的隐性导致了企业对机会成本的忽视。
当然不排除对机会成本有认知,但是存在路径依赖的原因导致企业道德丧失的情况。路径依赖是指选择另一条道路的机会成本比原有的路径选择更大,继续原来的道路承受的机会成本则可能递减。路径依赖可能是很多已经意识到应该自觉遵守道德的企业继续不道德行为的一个很大的原因。
(三)企业文化的缺损
企业文化的缺损是导致道德自觉丧失的又一重要原因。企业文化决定着企业的经营行为。卓越的企业文化在企业内部形成一股强大的凝聚力和原动力,团结、激励全体员工为了企业的长远利益自觉地为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拼搏奋斗。若企业文化缺损,企业就如同一盘散沙,各人自扫门前雪,哪管别人瓦上霜。员工为了各自的 ……此处隐藏13756个字……了农村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在探索新形势下农村干部管理的路子上又向前走了一步。
一、主要作法及成效
(一)狠抓“双强”培养,强化村级班子建设
一是创新载体争“双强”。在全镇开展了争当“创业带富标兵”和设岗定责活动,全镇60岁以下的有劳动能力的党员、干部全部参加,根据各村实际情况和党员具体情况科学设岗、党员认岗、支部定岗、群众评岗等措施,全镇680多名党员上岗,达到了很好的效果。二是双向用力育“双强”。为广储“双强”后备,实施了“三个培养”(把优秀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把党员致富能手培养成村干部)。三是拓宽渠道选“双强”。在选人用人上,拓宽选拔思路,不仅仅局限于农民党员,还注意从退伍人员、优秀民营企业家、退休干部、下岗工人等群体中,选择有创业意识、有致富本领的“双强”型人才担任 - 1 -
“两委”干部。对村内有合适人选,条件成熟的村,采取“两推一选”等方式选人。2014年,通过“两推一选”产生“双强”支部书记8名,涌现出了吴章罕、郝玉锁等先进典型。对一些暂没有合适人选的村,象北一和麻家坞二村。以前一直没有选出支书人选,班子处于瘫痪状态。党委任命农村工作能力强的2名机关干部担任村党支部书记。他们上任以来,带头调整产业结构,把群众的精力集中到发展经济上来。在他们的带动下,这两个村发展肉鸡养殖,修路、加强基础建设等,使这两个村很快扭转了落后被动的工作局面。
(二)狠抓农村干部管理,建立干部激励保障约束机制
1、“千分考核、联绩计酬”。从2014年开始,麻家坞镇即对农村工作和村干部工资的发放实行“千分考核、联绩计酬”,把各项农村工作分类量化,村干部工资由固定工资和绩效奖金两部分构成,固定工资保证村干部的最低误工补贴,绩效奖金实行“千分考核、联绩计酬”。在具体操作上,一是量化考核目标。党委、政府每年将农村各项主要工作细化量化,定出分值,各项工作总分1000分,另对阶段性非常项工作单独计分,纳入总分之内。二是认真考核。对农村各项工作进行半年初评、年终总评,确定各村考核得分。三是奖优罚懒。各村干部工资按得分多少决定,得分越多奖金越高。对考核为优秀的村,绩效奖金100%发放;考核为一般的村,绩效奖金80%发放;不合格的不予发放,并给与一定的经济和组织处理。2014年全镇24个村中6个村被评为优秀,17个村被评为一般,1个村被评为不合格,村干部工资中,工资
最高与最低相差2014余元,极大的调动了村干部的干事创业积极性。
2、“双述职、双评议”。即由村党支部书记或村委会主任把工作目标完成情况,向镇党委和党员会述职,由全镇领导干部和各村村民代表会成员进行评议,“双述职、双评议”半年初评、年终总评。在“双述职、双评议”中,镇党委认真组织,做到“两把关、三审核”。“两把关”即由包片领导和包村干部把关,把好年初承诺目标制定关,把好考核得分关。“三审核”即全年工作目标完成情况和下年度承诺目标要经包村干部和包片领导审核签字,镇党委审核后,才能进行公开述职评议。为使活动不搞形式不走过场,镇党委组成督导组对各村述职评议全程进行督导检查,同时负责对“双述职、双评议”大会上交的评议表进行汇总。评议结果公示半月,作为“千分考核、联绩计酬”的主要依据,实现工作成效与经济待遇挂钩。对工作差,作风差、群众满意率低的村干部视情况进行诫免谈话,责令限期整改或按照组织程序进行调整。2014年来,镇党委指派专人对评议结果较差的5名村干部进行诫免谈话,派出了3个工作组对工作差的村进行后进支部整顿。
3、发挥离任干部作用。从2014年开始,每逢换届、工程建设、调研、重大节日等工作前,镇党委都会派出专门的工作人员,到离任干部家中走访慰问,征求意见。同时,在每个村聘请1名离任干部做民情调查员,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今年,麻家坞镇抽调人员组成调查组,深入到全镇24个村,对目前在世的在村中
任过职的人员逐人进行详细调查,通过查阅资料、走访老党员、与群众座谈等形式,对全镇的离任老干部进行详细登记造册,彻底掌握了全镇离任干部的底数。这些措施的实施,使在职干部看到了希望,免除了后顾之忧。
(三)狠抓创业承诺,强力推进村级组织规范化建设
首先拓宽四个主体。一是“两委”集体承诺。农村党支部、村委会结合新农村建设规划,对年度工作目标进行具体量化,公开承诺。 二是干部个人承诺。120名“两委”干部结合分管工作作出个人承诺。三是配套组织承诺。全镇48个村级配套组织,如团支部等也都做出承诺。四是无职党员承诺。无职党员在设岗定责的基础上,结合各自的岗位职责做出承诺,每年在职责范围内为群众做1-2件实事。其次抓好五个环节。一是承诺。村两委的承诺由两委会制定、村民大会通过、党委审查、报组织部备案;其它个人和组织的承诺目标由各组织和个人制定、村党支部审核备案。二是践诺。各承诺主体要认真对照承诺目标,每月进行自查,确保按期完成承诺目标。三是督诺。村两委的目标完成情况由镇党委督导,其它的践诺情况由镇党委和村党支部共同督导。镇党委每季度督导一次,开展镇村干部联查一次,定期通报督查情况。四是述诺。实行双向述诺,村两委、无职党员和村级组织负责人在村民代表会上进行述诺。五是评诺。在双向述诺的基础上,实行“双评”,即对承诺目标的完成情况和群众满意度两个方面进行测评,对承诺目标完成情况较差或群众满意度测评结果
较差的班子、个人限期整改。承诺完成情况和评议情况作为评优评先和村干部奖金确定、发放的主要依据。
二、存在的问题
一是村干部工资整体水平低。由于镇财政收支矛盾较大,对村干部工资补助的资金仍然有限,短期内难以提高村干部工资的整体水平。
二是村干部专职人员较少。由于专职人员少,各项繁杂的工作任务要靠主要干部去执行,他们大部分时间忙于村中事务,农事无暇顾及,家庭照顾不周。使有的干部觉得划不来,难免产生主动辞职的想法和行动。
三是农村干部整体素质偏低。农村干部80%为初中及以下文体程度,文化素质较低;部分村干部年龄较大,思想上因循守旧,接受新事物的意识和能力较差,缺乏带领群众致富的本领,持不求无功、但求无过的看摊守业思想。
三(推荐打开:wWW.)、建议和对策
一是强力发展经济。增强经济实力,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奠定物质基础,化解村级债务负担,增加农村干部的办公经费,提高工资整体水平。
二是减少农村干部职数。严格控制干部职数,提倡和推行交叉任职,换一种途径增加在职干部收入,减少财政负担。
三是加大奖励力度。拿出一笔专项资金,对做出突出贡献和成绩的村集体和个人进行重奖,实行以奖代补,形成浓厚的干事创业竟争氛围。
四是完善教育培训机制。加强思想教育和业务培训,解决村干部“不想干”、“不会干”的问题。通过培训逐步规范农村干部行为,提高队伍整体水平。
五是建立健全农村干部养老保险机制,为农村优秀干部缴纳养老保险金,为离任干部发放定额补贴,让他们在职安心工作,退职无后顾之忧。
2014年12月20日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