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资源

题西林壁教案(精选多篇)

时间:2024-09-20 22:14:55
题西林壁教案(精选多篇)(全文共6285字)

第一篇:《题西林壁》说课稿

《题西林壁》说课

一、教材简析

古诗两首《题西林壁》《游山西村》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第七册第二组中的第一篇精读课文。这一组教材围绕“观察与发现”这一专题进行编排,这一组课文选择的文章形式多样,内容丰富,都是关于观察大自然景物和发现大自然奥秘的。

《古诗两首》不仅写了诗人观景的所见所闻,更重要的是还写了从观察事物中得到的启示。因为这一课包含有两首古诗,需要两课时进行教学,所以,我在这儿,用十五分钟的时间,只能简单谈谈《题西林壁》这一首古诗的说课。

大家都知道《题西林壁》是苏轼在1084年游庐山时题在西林寺墙壁上的一首诗。庐山景色秀美,山中奇花异木险峰怪穴,流泉飞瀑山亭云阁,气象万千,不可胜数。这首诗不写那些名胜景致,却另辟蹊径,抓住庐山姿态,谈游庐山的感受。前两行写诗人在庐山漫游,觉得峰回路转,目不暇接。横着看,山峦起伏,连绵不断;从侧面看,奇峰陡峭;从远处看隐天蔽日,从近处看危崖险岩;从高处俯瞰深沟幽壑,从山下仰望重峦叠障;所见的形状、姿态各不相同。庐山究竟美在哪里?是雄奇,是壮丽,是险峻,还是幽秀?(这里的幽,是幽谷的幽)诗人说自己没有认清庐山的真正面目,为什么呢?他在第三、四行诗中解释道:我不认识庐山真面目,只因为我身在庐山中,视野太狭窄,只能看到局部,要是身在庐山之外,从高处鸟瞰,就能认识庐山的全貌了。全诗不仅是对庐山雄奇壮观、千姿百态景象的赞美,而且还蕴含着人生的哲理,内涵深刻,耐人寻味。要想对某个事物有全面的、符合实际的认识,就必须站在客观的立场上,正如俗语所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教学目标

1.认识3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默写古诗。(这里,我需要说明的是,在语文课程标准里边儿明确指出,关于识字写字的教学,有十分清楚的要求:即,在某一阶段,有些汉字只要求会认,不要求会写,而且对识字写字的要求是下要保底,也就是要保证一个最基本的底线,上不封顶。)

2.体会诗人在庐山观察时,因为地点和角度的不同,所以看到的景象也不一样。

3.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心境,能把读诗的感受与他人交流。 重点难点:

本诗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欣赏古诗文,积累古诗名句。教学的难点是体会诗句所包含的人生哲理。

4、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有关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庐山时所拍摄的视频或图片资料。

学生准备:查找有关苏轼的资料,预习课文。

二、 说教法、学法

先说教法:阅读感悟法: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尊重学生阅读的个性化行为,设计有目的、有层次的阅读实践。

三、说教学过程

1、激趣导课

同学们,生活中的事物丰富多彩,美不貹收,而且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如果细心观察,用心思考,就有可能发现万物的奥秘,认识万物的联系,《题西林壁》就是作者细心观察,用心思考的产物,现在,我们一起来学习这首诗。看同学们通过读与悟、通过观察与思考,能够收获什么,能够发现什么?

2、初读感知。

学生选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古诗,读通读正确,然后抽查读的情况,请同学简单谈谈初读感受和自已的发现,并提出不好认和不好写的字。教师在上课之前的备课,既要备教师的教,更要备学生的学,这一点特别重要。教师不光要关注自己的教,更要关注学生的学。这一环节的设计,为下一阶段的教学提供了生成的依据。这里的生成是指课堂教学的过程是在不断变化的过程中生成的。

3、理解诗题。

((请收藏好 范 文,请便下次访问:WWW.)1)让学生课前查阅苏轼的有关资料,课上互相交流。

(2)结合注释理解题目的意思。

4、理解诗意。

(1)先自读自悟,这首诗大致写的是什么。再分组合作学习,并在组内各自交流自己对诗句的理解。

注意:在分组合作学习之前,老师必须引导同学们复习、讨论学习古诗的步骤、方法。通过讨论,同学们在老师的引导下,迅速总结出学习古诗的一般步骤:初读感知→查阅资料→理解诗题→理解诗句→品读明理→熟读成诵。理解诗句的一般方法是:既要借助注释,又要联系上下文,既要联系课文插图,又要联系诗人当时所处的环

境。这样,让学生明确学习的步骤和方法后各自试着读诗句、理解诗句大意,然后与组内同学互相探讨。

(2)全班交流

在全班交流的过程中,教师适时点拔、启发、小结等,并与朗读有机结合,使学生在朗读中加深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有感情的朗读。我认为,朗读,既是理解内容的方法,又是体会感情的方法,更是积累语言的方法,因此,不管是在自读自悟的过程中,还是在全班交流讨论的过程中或者是在品读感情的过程中,教师都要重视读的过程。

5.品读领悟

启发谈话领悟意境:同学们,作者浏览了庐山,不只是看,而且是细心观察庐山的特点: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为什么同样是庐山,却有不同的面目呢?同学们读了这首诗,你发现了什么呢?逐步引导同学明白:原来是因为——只缘身在此山中。

这首诗写了庐山的千姿百态,身处山中也难以看清它的真实面目,你从中悟出了什么呢?——对于比较复杂的事物,如果不能客观地、冷静地进行分析就可能被局部的现象所迷惑,不能全面地正确认识这个事物。

6、诵读巩固

1.反复练习诵读古诗。

2.指名朗读或背诵,读后评价。

说板书

横→岭

侧→峰

远—近—高—低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各不同

《题西林壁》教案

一、 复习〈望庐山瀑布〉,理解诗题

请一位同学背诵此诗。

理解诗题

自读课文中1、2两条注解,读读诗题的意思。

二、 简介苏轼

苏轼写过五首关于庐山的诗,这是其中的一首。

三、 吟读诗句,理解诗意

1、

2、

3、

4、

5、

6、 请一位同学试读,其它同学评价给时间再自由读诗,注意读准字音,把握节奏 再请几位同学来读 通过读,大家对庐山有什么印象? 结合注释再读,看看有没有新的发现?(师巡回指导) 理解前两句

①找出句中表示方位、角度的词,它告诉了我们什么?

7、 理解后两句

四、 小结

庐山究竟美在哪里?是雄奇,是壮丽,是险峻还是幽秀?诗人觉得没有认识庐山真面目,只因为身在庐山中,只看到庐山的局部,要是身在庐山之外,从高处鸟瞰,就能认识庐山的全貌了。

五、 熟读背诵 ……此处隐藏1460个字……苏轼站在不同的地方,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庐山)

6.师:对,我们站在不同的角度,看到的景物是不同的。从诗中“远、近、高、低” 四个字我们就不难感觉到作者所站位置的变化。

(出示小黑板)不识庐山真(重读)面目:(识:认清)“我”没有认清庐山的真面目(全景)只缘身在此山中:只因为我站在庐山之中

7.师:这一句里有一个字很难写,谁知道呢?(“缘”字)让我们一起来疏通一下笔画。

(三)多诵读,悟诗情

师:老师有一个问题:作者为什么要描写庐山?(作者喜爱庐山)作者从多个角度,细致地观察了庐山,简洁而生动地描绘了庐山的奇特景象,可见他对庐山的奇丽景色流连忘返。你们说,你们能不能把作者那赞美之情用优美的嗓子朗读出来?好,现在让我们用自己喜爱的方式朗读这首古诗。谁还记得读古诗的方法有几种?(齐诵、轮诵、唱诵、表演读……)好,现在就请你们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读这首古诗。

师:《题西林壁》这首古诗,不仅是对庐山雄奇壮观、千姿百态景象的赞美,更包含了一种人生哲理。那么究竟是好什么呢?你们用心想想看。

师:哲理:要想对某个事物有全面的、符合实际的认识,就必须站在客观的立场上。正如俗话所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后两句连在一起理解就是:诗人自认为不认识庐山的本来面目,只因为自身处在庐山之中,视野狭窄,不能认识庐山的全貌。所以他才借机阐明了这个哲理。

三、作业

1.背诵、默写《题西林壁》。

2.结合生活事例,说说你是怎么理解“不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句诗的意思。

第四篇:题西林壁有感

《题西林壁》给我的感悟

六年(1)班袁敬岚

生活是多面镜,每一个面里都是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题西林壁》让我如沐春雨,仿佛一下子懂得了许多。

话说宋朝年间,一日,大诗人苏轼来到庐山。但见庐山起伏连绵,横看是一片峻岭,侧面看则是高高的山峰。不同的角度望去,庐山呈现出各异的姿态。苏轼顿时诗兴大发,连忙写下了《题西林壁》这首千古绝唱: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这一首诗不仅仅写到庐山的景色,还从中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每一个事物都有多面性,我们看待问题时,要注意从多个方面去思考。生活中何尝不是呢?

一位美术老师,有一天,他上课的时候,把一个杨桃放在讲台上,让学生们观察,画出这个杨桃。班上同学画好以后,发现有一个同学画的是一个五角星。大家便纷纷嘲笑他:杨桃就是杨桃,怎么会变成五角星呢?老师却说:“你们都到他的座位上,看一看这个杨桃。”学生们照做了,他们惊奇地发现站在这个位置上看到的杨桃,的确像个五角星。

不可置否,杨桃有一个面和大多数学生想的一样,但当你从另一个面看,你会发现,这一个面与另一个面并不相同,但并不分谁对谁错。反观我们的生活,也有不少这样的例子:一个色子除了可以丢出“一”,还可以丢出“二”、“三”、“四”、“五”、“六”;

同样对于小鸟的鸣唱,有的人觉得这是一种噪音。有的人觉得这只是普通的鸟鸣,没什么特别。有的人却从中听出了旋律,认为那是一种优美的音乐。

同样的一张纸,有的随手丢进垃圾桶里。有的人将纸折叠成一架纸飞机,还有的人拿起手中的笔,在纸上写下一段优美的文字。

??

可是,无论你怎么看这同一个事物,尽管它会有其它形状,可它还是它自己本身,不会变成另一样事物。像庐山一样,不管是岭是峰,它仍是山,不会变成天空!

那么,在生活,如果我们和别人的意见不同,不要一味坚持自己的观点,要多接受别人的意见,他之所以与你的观点不同,是因为我们观察的角度不同,这好比一个杨桃,你从前面看,他从侧面看罢了!看来看去,还是一个杨桃。

记得四年级时,有一次,班上进行辩论。说的是一个同学值日时偷懒,用几元钱“贿赂”另一个同学帮他扫地。结果那个同学帮他把任务完成了。偷懒的那个同学还得到老师的一朵小红花。偷懒的同学做得对不对。大家各抒己见,纵论纷纭。有的说,那个同学是对的,有的却不同意这个同学的做法。其实,事物都有两面性,利弊同行,掌握了这个道理,什么事都解决了。

啊,《题西林壁》,虽不过短短几行,却已使我受到了精神的熏陶,令我感悟良多,这首诗所折射出来的人生哲理,将激励我,陪伴我踏上漫漫人生旅途??

简评:古诗《题西林壁》给我们后人留下了多少人生哲理,为后世提供不少借鉴。小作者通过读这首古诗,抓住了“每一个事物都有多面性,我们看待问题时,要注意多个方面去思考”这一要点,展开论述,条理清晰,有理有据,层层深入。(指导老师:文坚)

第五篇:《题西林壁》教学设计一

《题西林壁》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理解古诗意思,有感情地朗读,练习背诵。

2、 了解站在不同的角度看事物,往往会看到不同的景象及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道理。

教具准备

小黑板有关《题西林壁》的资料 苏轼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小故事引入课题。

1、 请三个学生分别讲两个小故事《盲人摸象》《玫瑰园》或《向上看的力量》

通过提问引出: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得出的结论也不同。

二、了解苏轼,及课题意思。

师讲述苏轼写《题西林壁》的背景讲第三个故事之前,先了解同学们收集的关于苏轼的资料。(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大文学家、大艺术家,在诗词、散文、书法、绘画等方面都有杰出的成就,对后世影响很深。他的诗词,挥洒自如,明快豪放,善于运用新鲜的比喻描写山水景物,善于从常见的事物中提示深

(位于江西省北部,耸立于长江南岸、鄱阳湖之滨的庐山,自古有“匡庐奇秀甲天下”的美称。这里不仅冈峦环列,山峰多达九十余座,而且长年云雾缭绕,烟雨弥漫。她那瞬息万变、瑰丽奇迷的山色,为历代文人骚客讴歌不已。李白《望庐山瀑布》庐山的风雨云雾使诗人感到惊异骇怪。庐山如此神奇莫测,似乎在于云烟雾霭的作用。这首诗,是苏轼在元丰七年(1084年)923年前的四月,与友人参寥同游庐山的西林寺时的作品。其实,十几天前他刚入庐山的时候,曾写过一首五言小诗:“青山若无素,偃蹇不相亲。要识庐山面,他年是故人。”他很风趣地说,第一次见到庐山,好象遇到一位高傲的陌生人;要想和他混熟,今后就得常来常往。于是他“往来山南北十余日” 然而北宋大诗人苏轼却以他独特的感受,翻出新的意境,这便是脍炙人口的《题西林壁》。最后写出这篇歌咏庐山的名篇。

三、学习古诗,体会道理。

1、 初读古诗,读准字音。

2、 理解诗句意思。

3、 谈从诗句中体会到的道理

四、背诵,默写古诗

五、拓展练习

赞美名川大山的诗句

黄河

长江

庐山

西湖

《题西林壁教案(精选多篇)(全文共6285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