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当前工作形势,的会员“时光好”为你整理了这篇供销社2020年工作总结和2021年工作打算范文,希望能给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参考借鉴作用。
一、2020年工作总结
(一)以“为农服务”为初心,全面推动供销社综合改革。
制定了《贵州省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实施方案》,围绕全省综合改革的六个重点领域,积极推进“三位一体”合作体系建设、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等12个专项改革试点,在实践中探索形成了“三位一体”综合合作、农村电子商务、农产品冷链物流、历史债务化解等改革发展模式,正逐步推进经验的复制推广和运用。围绕提升一批功能完备、业务规范、覆盖全省的供销综合服务终端目标,重点打通省、市、县、乡、村五级网络,建设形成全省上下贯通、左右联合的综合服务体系。全力推进社有企业高质量发展,坚持在试点先行,稳步推进基础上,鼓励通过资产联结、联合合作等方式进一步探索为农服务的新经验新模式,不断增强供销社为农服务的能力和水平。截至9月底,全系统实现销售总额429.14亿元,同比增长12.02%;利润总额9.01亿元,同比21.2%;资产总额221.8亿元,同比10.8%;所有者权益87.4亿元,同比8%;消费品零售额288.16亿元,同比12.26%;农产品购进总额137.56亿元,同比32.45%。
(二)以“三位一体”为核心,进一步夯实基层组织网络。
围绕促使供销社形成独具特色的横向到边、纵向到点,点面结合、上下贯通的完整组织服务体系建设发展目标,积极推进多元化基层组织的同步发展。一是坚持把抓基层、打基础摆在突出位置,加大扶持指导力度,结合贵州农业农村工作实际,积极开展“三位一体”新型合作社建设先行先试。在建设实践中形成的“基层供销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社员股金合作社”的内生性“三位一体”发展模式,成为全国供销系统“三位一体”改革发展典型模式之一,得到中农办和全国总社的高度肯定。目前,培育的535个“三位一体”新型基层供销合作社示范社已成为供销社服务“三农”和参与“三变”改革的主要承接体。二是加大村级供销社试点工作推进力度,已建成村级供销社107家,成为供销社零距离助力脱贫攻坚的市场经营主体、为农服务载体、合作经济联合体。
(三)以“流通服务”为优势,全力推进农产品产销对接。
一是以“校农结合”为中心,积极开展农产品“七进”工作(即:进学校、进机关、进医院、进军营、进社区、进超市、进对口帮扶城市)。目前,全系统共20个县市区参与开展了校农结合工作,共对接学校食堂1560所,涵盖学生近60万人,今年全系统通过开展农产品“七进”工作,共供应农产品2.5万吨,其中供应学校农产品6800吨。二是以提升集散能力为重点,强化农产品市场建设。目前,全系统共建有87个农产品交易市场(主要布局在县城及乡镇),截至9月底,全系统农产品市场交易额162.2亿元,同比增长18.95%,成为当地农产品流通就地销售的有效渠道。三是以拓展网络渠道为核心,加快农产品电商发展。搭建了“贵农优选”“贵阳贵电商”等自主电商平台,组织线上展示贵州特色农产品4000余种。同时,与省财政厅、省扶贫办协调配合,积极推进扶贫832平台建设,开办了供应商、采购商培训班,为上线企业提供免费包装设计、线上运营等服务。截至9月底,832平台已累计入住672个供应商(其中活跃供应商(有商品上传)是278个,居全国第9名);组织上线2282个在售商品,居全国第12名;销售额3826.76万元,居全国第18名。至9月底,全系统实现电商销售额45.03亿元,同比增长34.17%。其中农产品电商销售额34.21亿元,同比增长55.16%。四是以东西部协作城市为窗口,加强省外市场开拓。加强推动各地与东西部加强协作,帮扶各地供销社与目标市场积极对接,已经在全国32个城市设立了贵州农产品销售展示窗口或专门店,在13个省外超市设置了贵州农产品售卖专区。
(四)以“脱贫攻坚”为核心,全方位助推农村产业革命。
聚焦全省重点地区和产业革命关键要素,制定了省供销社《助推深度贫困县农村产业革命总体方案及专项工作方案》,充分发挥供销社的职能和优势,从组织体系、农村电商、校农结合、冷链物流、农业生产资料、农村产权交易等7个方面,全方位助推农村产业革命落地落实。一是实施产业扶贫。睛隆县社找准中药材产业突破口,牵头承担全县中药材产业发展任务,引入同济大学科研力量,带动20多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中药材种植,目前生产和销售平台已搭建,成为引导该县中药材产业脱贫增收的中坚力量。二是实施消费扶贫。直属企业(省绿通公司)在龙洞堡机场附近多彩贵州城设立了4000平米的供销实体商城,免费为包括我省深度贫困县、毕节试验区、系统内企业提供销售专柜,搭建长期展示销售平台,切实让贫困农民增收。三是开展重点帮扶。在赤水,省供销社从基层组织、石斛产业、农村电商、冷链物流、产销对接、社员股金等全方位帮助赤水市社深化综合改革。在毕节,省供销社帮助毕节市社编制2020~2025年新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工程规划,规划18个项目总投资4.34亿元;直属企业(省冷投公司)在金沙县投资2.9亿元建设了农产品冷链物流综合体系。在从江,省供销社制定了“1+8”帮扶方案,支持基层组织建设专项资金20万元。
(五)以“责任担当”为要求,坚决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
一是提高政治站位,统一思想行动,确保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在抗疫工作中,省供销社迅速将思想和行动高度统一到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切实扛起政治责任,把助力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作为当前全系统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抓紧抓实抓好,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二是主动担当服务大局,聚集供销社优势资源和强大组织力量,打好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总体战。各级供销社充分依托连锁超市、农贸市场、社区菜店等终端,多渠道组织商品投放市场,有效保障粮油、果蔬、肉禽蛋奶等生活物资供应。三是全力保障农资供应,扎实开展春耕备耕,为战胜疫情恢复生产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有力支撑。各级供销社切实把春耕农资供应各项工作抓实抓细抓落地,不讲条件、不算小账,积极组织调运化肥、农药、农膜等农资产品,确保农资库存充足、质量可靠、价格稳定、服务到位,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实现夏粮丰收提供有力支撑。2020年全系统已销售农资3.84亿元,同比增长16.34%,其中化肥销售总量12.02万吨,目前储备31.9万吨。四是紧急驰援湖北省鄂州市,为湖北鄂州决胜决战防疫工作贡献贵州供销力量。抗疫防疫期间,全省系统累计支援物资162.2吨,捐赠现金达281万元。
二、2021年目标任务及重点工作
(一)总体目标
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对供销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进一步明确发展方向、完善发展思路、突出发展重点,按照年初既定的“一体两翼”发展目标(即:“一体”是指将供销社真正打造成为农民生产生活综合服务的生力军和综合平台;“两翼”:分别指基层组织和社有企业),继续将供销社综合改革发展推向深入。
2021年主要经济指标目标数:全系统实现商品销售总额528亿元,汇总利润10亿元,农产品市场交易额71.5亿元,实现电子商务销售额44亿元。
(二)重点工作
1.全面提升农产品冷链物流服务能力。以完善农产品流通基础设施为重点,解决农产品冷链物流短板问题,提升农产品流通效益,降低农产品流通损耗,实现农产品快捷、高效流通。依据各地区经济社会环境、交通区位特点、人口发展趋势、农产品产业链的基础因素,按照“1+20+N”全省农产品现代流通(冷链物流)体系建设规划,合理布局打造集农产品交易集散、加工配送、冷链物流等服务功能为一体的区域性农产品流通中心。在不具备建设区划中心的贫困地区,以配置冷链运输车辆的形式提升完善贫困地区冷链物流基础设施。
2.着力提高农产品产销对接服务能力。加快搭建农产品“七进”工作,以推动贫困地区农产品与学校之间构建高效、稳定的产销直通渠道为目标,继续发挥好省级平台公司的全省统筹作用,总结推广余庆“营养餐贵州产”五统一模式,帮助参与地区采取“省级平台公司子公司”、“省级平台公司+县级平台公司”等方式建立县级农产品供销平台。按照“企业+学校+基地(合作社)”模式,通过订单化集约化采购、流程化一体化配送,以采购订单方式加强与基地(合作社)联结,加快完善定向对接深度贫困县和市场需求的采购配送网络布局,帮助贫困群众持续增收。
3.加快提质农产品电子商务服务能力。加快电商扶贫工作向贫困地区纵深推进,整合全省供销系统及各类电商市场主体资源,按照“着重实效性、突出实战性、明确公益性”的原则,以促进贫困户增收为核心,围绕贫困县农产品网络营销策划、电商从业人员培训,农产品品牌孵化等重点任务,加快县级电商扶贫服务体系建设和服务覆盖。对已有的县级服务中心进行优化提升,逐步完善农村电商发展服务支撑体系。依托“贵农网”等各类电商平台开设地方特色馆、扶贫专区,推动农村电商线上线下融合发展。
4.不断提升农业生产资料社会化服务能力。围绕保农资供应、稳粮食丰收需要,升级改造农资供给销售服务终端网点,健全完善农资社会化服务体系,在开展传统农资、农技服务基础上,用好化肥淡季储备政策,积极拓展农资服务项目,引入自动机械化、智能全程化服务理念,探索提高农资生产服务能力和科学化技术水平。
5.逐步健全农村资源资产权益交易服务能力。围绕拓宽农业农村直接融资渠道目标,结合“三变”改革成果和“七权同确”实践经验,按照“政府为主导、企业化管理、市场化运作”的省级非营利性公司制企业法人形式,加快推进农村资源资产权益交易市场体系建设,引导农民用好、用活资源资产。
6.持续提升社有企业产业发展能力。大力推进流通业务连锁化与电商化。加强连锁经营体系和物流配送能力建设,逐步形成连锁化、规模化、品牌化经营服务新格局。积极开展电商网络零售业务,实现线下线上经营协同发展,形成集网上交易、供应链管理和社会化服务等为一体的电子商务平台。推进特色产业规模化和品牌化。逐步扩大特色农业项目的种植面积和养殖规模,以生态和环保理念作为贵州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一条主线,逐步让贵州特色产品“绿色、有机”的品牌形象扎根在消费者心中。推进新兴产业多元化和专业化。鼓励条件成熟的社有企业实现多元化发展,努力在金融服务、农业科技、再生资源等业务发展中寻找商业机会,认真谋划和储备一批优质项目,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7.逐步丰富完善为农服务能力。通过业务融合、服务引领等多种途径,探索发展土地流转、土地托管、订单生产、集中运输等综合性服务功能,努力实现由流通服务向全程农业社会化服务延伸,进而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不断提升供销社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层次和水平。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