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计划

农村安置社区“村社融合”的对策调研

时间:2025-01-13 07:11:17
农村安置社区“村社融合”的对策调研(全文共4499字)

农村安置社区是我国城镇化过程中诞生的新兴结构单元,是介于村和城市社区逐步演化的“过渡体”,是一个“农村变城市、农民变市民”的过渡阶段,是城乡一体化发展过程中必经之路。2008年以来,吴兴区大力推进农村社区建设,随着一部分乡镇行政村集中拆迁安置、城中村改造和小城镇建设,逐渐形成一批“亦村亦社、多村混居、半城半农”的各种形态兼有的农村安置社区,这些社区的管理问题日益成为社会管理中一项突出而迫切的课题,也直接影响着基层政权和党的建设。从行政村治理模式到社区治理模式,必然会经历“村社分离”、“村社融合”、“撤村建居”的复杂过程,本文拟以吴兴区八里店镇和湖东街道为例,初步探索现阶段农村股份制尚未彻底完成情况下农村安置社区“村社融合”之路。

一、吴兴区部分乡镇街道农村安置社区的现状

调研单位八里店镇目前行政村19个,社区11个,其中农民安置社区7个,涉及安置村20个。农村安置社区中建立党组织4个,社区管理委员会1个,党员209名,人口4.19万人(其中城市流入人口0.89万人);湖东街道目前行政村8个,社区11个,其中农民安置社区4个,涉及安置村8个。农村安置社区中建立党组织3个,社区管理委员会4个,党员860名、人口约5万人(其中城市流入人口约3万人)。这两个乡镇(街道),经过几年的实践探索,逐步形成了“相对集中、分类管理、适度融合”的农村安置社区管理模式,但也受到“布局规划、人员类型、思想观念、体制机制”制约,造成社区管理的“盲区、堵点、弱化”。

1.多元盲区并轨。村社两套班子的并驾齐驱,在保证“机构一个都不少”的同时,一定条件下催生了“一个都管不好”的盲区。一是区域交叉盲区。在边拆迁、边建设、边安置、边规划、边设立的过程中,因既定政策、城市化推进等不确定因素,造成村有村的区域、社区有社区的区域,“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和“小村大社、大村小社”的现象,极易形成各类条线在区域管理上的盲区。二是服务管理盲区。村社两个基层单位,针对各类管理对象有着两套不同的详细清单,“你管你的、我管我的”现象突出,平时沟通交流、核查比对比较少,容易在相关对象频繁流动的情况下“漏管、失管”,形成“真空化”。三是职责重叠盲区。除行政村经济管理职能外,村社其他管理职能基本相同,职能上的重复交叉,责任上的模糊重叠,使得管理服务难以划分,在目前缺乏有效的村社协调机制的情况下,容易造成工作推进缓慢,甚至导致工作上的推诿和停滞。

2.多重堵点牵制。现有农村安置社区管理水平相比城市社区偏弱,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既有主观的也有客观的。一是管理力量不足。部分安置社区采取乡镇街道直管、以村代管等模式开展社区管理服务,安置社区基层组织建设不够完善。普遍存在人员配置不足、素质偏低,服务能力不强的现象。二是事务办理多头。村社的分离并存,造成事务归口和人员户籍不统一,办事常常需要“两头跑、跑多次”的现象,造成群众的不理解或不满意。三是有效保障欠缺。我区的村社运转经费按照户籍人口数量核算拨付,而安置社区人口的户籍均留在原行政村,从户籍统计看,社区往往就是“空心社区”,造成经费“大头到村、小头到社”的情况,甚至出现安置社区基本经费无法保障的情况,同时部分保障资源和公用的社会力量,也存在村社间的不平衡性。

3.多级弱化重合。目前农村安置社区“集中安置、村社分离”的现状,一定程度上弱化和阻碍了农村安置社区的提档转型。一是认同感弱化。个别社区规模过大,集中安置的村过多,“插花式”安置多,社区居民还停留在村的观念上,依旧习惯有事找“村部”。部分社区居民的农村传统生活习惯根深蒂固,缺乏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责任感和义务感。二是支持力弱化。村社分离,村还保留有股份制经济,经过征地拆迁、留用地兑现和三产收益,村级集体经济实力较强,乡镇街道或多或少存在重村轻社的思想,与村相对而言,社区建设的支撑力比较薄弱。三是自治度弱化。安置社区由村拆迁后划区域设立,一定程度上还保留有村的“附属物”的观念,工作开展常有“村怎么做,等等看看靠靠”的思想,社区的自治能力和水平虚化弱化。

二、吴兴区村社融合的阶段性启示

目前,八里店镇和湖东街道结合区域特点和各村实际,探索并初步形成了“片区集中融合”、“几村融一社”、“以社带村”等特定的形态融合模式,创新了“123456工作法”、“党建联盟”、“四方会谈”、等社区治理方式,提升安置社区管理水平,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1.融合模式注重合理化。充分按照“尊重群众、合理布局、符合实际”原则,借鉴上海、苏州等地区科学做法,综合考虑人员、安置情况等因素,合理探索融合模式。一是“建片区”。八里店镇按照区域位置,对北面“插花”安置的31个村和社区统一集中布局为五个片区,每个片区实行片区党工委(片区长)负责制,集中建设“党群服务中心”,建立“三办一厅”,由班子成员担任片长,实行“镇级力量下沉、村社服务集中”的融合模式,并以点带面,逐渐推进。二是“村融社”。以富田家园和六合社区为代表,虽然村民“插花”安置,但由于完成整体拆迁,城市基础设施较为完备,村级集体资产股份制改造也已完毕,因此,探索打破原行政村地域概念,采用保留村集体经济股份制公司,采取“社区主导”模式,整合各村人员融入到社区治理和服务中,待时机成熟后逐步推进“撤村建居”。三是“村转社”。以湖东街道针对章家埭、谈家扇为代表的,主要是依托美丽乡村建设、城中村改造,经过村域布局不断调整、社区功能不断增强、产业经济不断发展而形成,具有“新村建设与旧村改造同步进行、村级配套设施不断健全”等特点。对这些“一村一社区”的类型,社区硬件建设上“以村带社”,社区治理理念上“以社带村”,并加快推进“撤村建居”步伐。

2.治理模式注重有实效。以“人的融合”为目标,在不断深化社区暖心服务、探索管理体制机制上下功夫,逐步转变党员群众观念。一是党建引领强核心。强化片区党工委和社区党组织的政治引领,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加快推进村社融合,加强党组织组建力度和服务力量,推进党员活动社区化,建设区域共享型党员活动阵地,探索实施“活动联办、轮流策划、共同参与”制度,促进党员更好融入到新社区。深入拓展区域化党建,注意吸纳辖区单位、驻区机构党组织负责人,以及业委会、物业企业的党员负责人,在社区党组织中兼职。二是治理机制求突破。秉持“共建共治共享”理念,按照“基层党建引领、社会力量携手、多元主体参与”思路,通过组织凝聚、资源整合、人群动员、环境共营,加快推进社会力量参与基层社会治理新路子。湖东街道在章家埭村和蜀山社区探索建立“四方会谈”的工作机制,由村(社)党组织牵头,物业公司、业委会(村居民代表)、辖区组织(社会组织、经济组织、共建单位)共同参与,会上具体谈问题、讲举措、定时限,每月月底进行公示,每季度实行排名并通报。切实强化服务居民的意识,提升村民到居民的认同感,引导有序参与自治。三是活动载体有创新。拓展“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在农村安置社区开展争做“党员好邻居”活动。主要通过党员身份亮一亮、党员户贡献比一比、党员自身要求紧一紧等措施,把党员管起来、形象树起来。同时,让社区服务团队组成人员“亮身份、亮区域、亮职责、亮承诺、亮奉献”,主动展示服务形象。全面实行“党群连心卡”制度。以社区为单位,通过公布服务内容、干部(党员志愿者)个人信息,开展组织设岗、党员认岗、群众督岗,普通党员“任职做事”等活动,搭建党员联系服务群众的桥梁纽带,让党员干部和居民在社区里都产生归属感、使命感和责任感。

3.功能保障注重一致性。进一步完善人、财、物保障机制,确保新型农村社区有人干事、有钱办事、有场所议事。一是加强人员保障。八里店镇和湖东街道分别采取从现有行政村干部中抽调集中一批、从城市社区中挑选调整一批、从乡镇街道干部中下沉一批的办法,配足配强安置社区干部,目前两个乡镇街道抽调机关干部30名,交叉调整16名,行政村集中抽调75名。二是建好平台保障。加大融合社区(片区)党群服务中心建设的,做到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已建成的服务中心严格按照“服务区域最大化、办公面积最小化、社会效益最优化”的要求,合理设置办公室、活动室、服务室和居民文体活动广场等为民服务场所,优化功能布局,强化综合配套,拓展服务领域。三是强化资金保障。强化农村安置社区保障体系,八里店镇采取“片区”财政预算制,有效的保证了片区内安置社区的保障力度;湖东街道对安置社区按照城市社区同等标准下拨社区经费,切实加大对社区保障力度,同时充分调动各种社会组织、驻区单位等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社区管理,最大限度的把各种力量凝聚到新型社区管理中来。

三、吴兴区村社融合的对策建议

做好新形势下村社融合和社区管理工作,始终紧扣过渡期农村安置社区实际和特点,分步分阶段推进村社从“组织融合、发展融合、治理融合、服务融合、人心融合”五大融合,注重提升功能,强化便民服务,不断提高社区管理工作水平。

1.建立健全“统一领导、因社制宜、分类推进”的融合方式。融合的重点在于推进的合理化、可操作性,要符合现有村和社区的实际,制定一村一策、一社一策,确保“能”融合,融合“好”。一是搭建协调机构。建议成立以区委、区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有关职能部门和乡镇街道组成的领导小组和村社融合推进工作机构,建立健全上下配合、相互协作的领导协调机制,统筹平衡面上工作,协调村社融合重大工作部署、重大政策制定、重大问题研判等职能,有力推进农村安置社区村社融合工作。二是实行分社定策。村和村之间有差异,社与社间也都因设立时间、人员类型等存在不同,没有固定的融合模式,有的村经济好人口多,有的村经济差人口少,有的社区是由某一单一村发展和征迁发展而形成,有的社区是采取几村“插花”式集中安置形成的,在推进融合过程中必须摸清村社区情况、群众需求和难点,分别研究制定融合举措,确保平稳有序。三是逐类分段融合。按照“一村一社的定向融合”、“几村一社区的全面融合”、“几村一社区的分域融合”三种模式,并根据难易程度,制定村社融合时间进度表,按照先行试点,以点带面的原则,因地制宜地在全区范围内逐段推进。

2.建立健全“三明确三不变”的融合保障。融合的难点在于机制体制等多方要素保障、理顺各方管理体系、明确运行方式。一是明确主体地位,社会身份不变。村社融合后,要彻底解决社区党组织、居委会主体地位缺失造成的一系列问题。统一实行社区大党委领导,确保党的凝聚力和集中性。机构上仍保留村党组织、村委会和村股份制经济合作社,股份制体制不变,村民即“股民”的身份不变。党员实行“政治身份在村,日常活动在社”的“双重管理”。社区党组织、社区居委会将村的党员、辖区内的村民全部纳入社区日常管理。二是明确管理内容,服务方式不变。村社融合后,对于之前设置不合理的社区,及时调整社区管理区域、优化社区管理范围,制定村股份制合作社和社区管理职责两张办事清单,摸清村人员按居住地选择社区后管辖人员数量和情况,确实做到“无缝对接、有效响应”,确保党员群众享受的服务内容和一站式办理的服务方式不变。三是明确资金保障,来源形式不变。社区相对于村,经济实力明显不足,村社融合、社区“实心化”运行后,在固化社区运行经费的财政兜底保障的基础上,建立完善“一村一社”、“几村一社”按居住人口比例共同承担社区管理、建设、维修的经费的分摊机制,整合原村社辖区内第三方社会资源,确保社区运行顺畅高效。

3.建立健全“三个一”的融合载体。融合的关键在于人心,只有打破村社干部的思想顾虑,不断提升社区中的“村民”获得感和幸福感,逐渐模糊“村”的归属感,才能真真切切的推进“真”融合。一是坚持“一固定”解决“干部心事”。真融合的关键还要看干部队伍思想观念牢不牢,协调解决村社干部在“身份、待遇”上顾虑,人员上采取“分类实施、逐步消化”的原则,对所辖村和安置社区的工作人员按照“相对统一、岗位双选、待遇合理”的模式,打破身份界定、实行通盘管理,确保“心齐、人齐”,推动村社融合工作。二是贯通“一集中”简化“身边小事”。村社融合的第一步就是要做到“场地融合、服务融合、一中心受理”,在人员“双选”的基础上,除分流村股份制经济合作社的人员外,其余人员进行统一培训集中,优化新中心服务功能,简化群众办事流程。在精简服务人员,减少行政浪费,避免来回跑路上,持续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变“到处跑”为“一处跑”,变“重复做”为“直接办”。三是搭建“一平台”搞活“群众乐事”。坚持在设施升级中得人心,在服务优化中暖人心、在活动丰富上聚人心,要进一步整合文化、民政、卫生等部门力量,深化和合理推进社区综合文化服务站、幸福邻里中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借助这一综合平台,串联和整合区域内“碎片化”的社区服务资源,拓展社区公共服务空间,打造“一公里服务圈”,提高原村民对新社区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农村安置社区“村社融合”的对策调研(全文共4499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